 |
麦仙翁
Agrostemma githago L 别名:麦毒草 科属: 盛花期:夏季 |
麦仙翁是一种草本花卉,一般夏季开花,麦仙翁是一种观赏植物,可以药用,喜欢阴凉环境,养殖麦仙翁比较容易,并不需要很专业的养殖知识,请参看本页关于麦仙翁的养殖方法等知识。
麦仙翁的介绍
- 麦仙翁,拉丁文名:Agrostemma githago L.石竹科、麦仙翁属一年生草本,高60-90厘米,全株密被白色长硬毛。
麦仙翁茎单生,直立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。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基部微合生,抱茎,顶端渐尖,中脉明显。
麦仙翁雄蕊微外露,花丝无毛;花柱外露,被长毛。
麦仙翁蒴果卵形,微长于宿存萼,外卷;种子呈不规则卵形或圆肾形,黑色,具棘凸。
麦仙翁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麦仙翁的形态特征
- 麦仙翁,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4-11厘米,宽2-10毫米,基部合生或稍连合,先端渐尖,背面中脉凸起。
花大,径约3厘米,单生于茎顶及分枝顶端;萼5裂,萼筒长圆状筒形,长12-14毫米,具10条隆起的脉,顶部稍狭细,
花后萼筒加粗,萼裂片线形,叶伏,比萼筒长,长达3厘米,具1条脉;
花瓣5枚,比萼裂片短很多,瓣片红紫色,倒卵形乃至楔形,基部渐狭成爪,爪部白色,顶端微缺;
雄蕊10枚,两轮,外轮雄蕊的基部与花瓣连合;
子房1室,花柱5枚,细长,直立,被长硬毛,与雄蕊近等长。
蒴果卵形,比萼筒稍长,5齿裂,齿片向外反卷,与萼裂片互生;
种子略为不规整的卵形或圆肾形,成熟时黑色,长2.5-3毫米,表面密被较尖长的疣状突起。
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成株:株高30—80cm,全株有白色长硬毛,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。
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—13cm,宽2—10mm,基部合生,两面均有半贴生长白毛,背面中脉凸起。
花大,径约3cm,单生于茎顶及枝端;萼管长圆状圆筒形,长1.5—2cm,外面被长柔毛,有10条凸起的脉,花后萼管加粗,裂片5,线形,长达3cm;
花瓣5枚,暗蔷薇色,比萼裂片短,先端截形,喉部无小鳞片,基部有长爪;雄蕊10枚,比花瓣短;花柱5枚,丝状。
子实:蒴果卵形,比萼管略长,为宿存萼管所包被,1室,内含种子数粒;
种子三角状肾形,长宽各2.5—3.5mm,黑色或近黑色,无光泽,表面有排列成同心圆状的,大小不整齐的棘状突起。
种脐位于下端,其两侧向内略凹入,形成浅缺刻。胚沿背面环生,围绕胚乳,呈淡黄色;胚乳丰富,洁白色。
麦仙翁的生态习性
- 麦仙翁生于麦田中或路旁草地,为田间杂草。
麦仙翁夏季开花,它的适应性很强,能自播繁殖,生长旺盛。
麦仙翁的品种分类
- 麦仙翁(中国植物图鉴)麦毒草(东北草本植物志)图版64:1-4
Agrostemma githago L. , Sp. Pl. 435. 1753; Hook. , Fl. Bor. -Amer. 1: 92. 1840; Kom. in Act. Hort. Petrop. 22(Fl. Mansh. 2): 191. 1903; Hegi, Illustr. Fl. MittelEurop. 3: 273. taf. 98. fig. 3u. fig. 564a-c. 1912; Pax et Hoffm. in Engler u. Prantl, Nat. Pflanzenfam. 2. Aufl. 16c: 339. 1934; Muravjeva in Kom. Fl. USSR 6: 575. 1936; Байтенов и Попов вПопов, Φπ. Каэахст. 3: 363. табπ. 35. рис. 6. 1960; Tutin et al., Fl. Europ. 1: 157. 1964;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: 636.图1272. 1972; 东北草本植物志3: 41. 图版16. 图1-3. 1975.
麦仙翁的分布区域
- 麦仙翁产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新疆。
麦仙翁在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北部和北美洲也有。